很多朋友对于清库存2024和2024年囤粮食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为了清理库存,蔚来ET5降至19.8万,挥出降价这把刀
蔚来旗下很多车型搭载了骁龙8155芯片,放在两年前,这颗芯片还是很强的,可是随着高通推出性能更加无敌的8295芯片,8155芯片就变得不香了。为了提升竞争力,蔚来即将推出的2024款车型将全面搭载8295芯片。那么,现款车型怎么办呢?很简单,清理库存!
这些库存车将以4个月为期限进行处理,部分车型4个月内优惠2.4万,4个月假如没有处理完,优惠力度将增加到3万,部分车型4个月内优惠3.2万,4个月后优惠4万。
以同价销售的蔚来ET5和ET5T为例,它们的入门价格为29.8万,假如选择租赁电池购车方案,将在售价的基础上立减7万,入门价格来到了22.8万,4个月后优惠3万的话,价格就变成了19.8万,为了清理库存,蔚来终于挥出降价这把刀。
蔚来为什么要急于清理库存呢?很简单,蔚来已经获得了造车资质,原先的蔚来汽车需要挂靠江淮汽车,有了造车资质后,蔚来汽车就完全“独立”了,从2024款车型开始,蔚来汽车就是真正的“蔚来汽车”,而不再是“江淮汽车”。也就是说,2023款车型和2024款车型区别较大,把2023款车型的“库存”处理完后,以后蔚来汽车就“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对于蔚来汽车来说,“独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蔚来汽车CEO李斌曾经说过:蔚来绝不降价,也不会参加“价格战”。
但是2023年蔚来汽车的销量提升本身就是通过一定幅度的让利获得的,不降价消费者就不买,降个几万块钱,那些持币待望的消费者就会不再犹豫地下单,这种行为让李斌十分苦恼,也让他开始反思产品力和价格之间的平衡关系。有的时候,高高在上的格调并不能获得消费者的理解,还是平易近人的“接地气”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
蔚来ET5和ET5T都售价29.80-35.60万元,这样的价格有没有“水分”?
先看定位,蔚来ET5/ET5T都是中型车,它们的对标车型毫无疑问,就是特斯拉Model 3,而Model 3售价24.59-28.59万元,蔚来ET5的售价确实更高一些。从产品力方面来说,特斯拉Model 3有后驱版和四驱版,而蔚来ET5全系都是四驱版,4秒破百,动力输出要比特斯拉Model 3更充沛,即便是与特斯拉Model 3的四驱车型相比(4.4秒破百),也是蔚来ET5的动力输出更强。
不过在入门级车型的续航里程方面,特斯拉Model 3更有优势,它是CLTC纯电续航606km,蔚来ET5则是560km。不过在顶配车型的续航里程方面,这两款车几乎相当,特斯拉Model 3是纯电续航713km,蔚来ET5是710km。另外,蔚来ET5还有1000km续航的版本(还未上市),这就没有参考意义了。整体来看,蔚来ET5的售价确实有些高了,通过降价来调整一下十分有必要。
这东西完全看个人需求,8155芯片的性能虽然不是顶格,可是也够用,您觉得便宜3万元更合适的话,又有什么理由不买呢?反之则然。最后,对于蔚来汽车清理库存这件事情,您有什么看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老林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15万级卷王、小米SU7劲敌,2024年第一波新车看它们
转眼间,时间已经来到了2024年,不少车企都选择在开年的第一个月发布新车,讨个好彩头,比如元旦当天上市的小鹏X9就取得了极高的热度,而接下来将要上市的这些新车也看点十足,其中不乏像零跑C10、银河E8这样的重磅车型。
提起零跑,懂哥只能用“卷”字来形容它,15万的预算你就能买到中大型车C01以及中型SUV零跑C11,简直不给对手活路,而在2024年,零跑又将带来一款起售价或在15万的新卷王——C10,新车将于1月10日正式开启预售。
零跑C10在设计上采用了传统的SUV风格,稳重大气的外观适合绝大多数消费者,其长宽高分别为4739/1900/1680mm,轴距为2825mm,内饰终于去掉了大黑边的三联屏,清爽了不少。新车最大的亮点依然是配置,比如它提供增程/纯电双动力版本,并将包含五座版、六座版车型,车顶上方的激光雷达预示着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会有惊喜,此外新车将配备最新的高通8295芯片,其算力相比8155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所以车机表现也值得期待。当然8295目前已陆续搭载至其它新车上,但结合C10大约15万的起售价来看,整体的性价比十分突出,值得等待。
厂商指导价:16.2888-19.2888万元
燃油车时代,大众的销量在合资车企中可谓一骑绝尘,到了新能源时代,大众的电动车虽然比不上一众国产卷王,但依然领先于合资竞品,尤其是ID.3这款入门电动车,从去年年中官方降价后月销量逐步攀升至目前的1.2万辆,还夺得了年度合资纯电销冠,超乎了许多人的预期,而在2024年第一天,新款ID.3正式上市。
可惜的是,新款ID.3并没有用上此前传言的磷酸铁锂电池,所以官方价格并没有下降,甚至某些配置还进行了减配,比如不再支持选装热泵空调,高配车型虽然和老款相比降了两万多,但一些辅助驾驶和舒适性配置也有所缺失。不过这些都无伤大雅,大众ID.3没必要拿新款和老款的官方售价去比,因为按照去年的策略,新款车型的起售价肯定会降至12万左右,否则它只有月销2千辆的水准,而且此次上市的车型虽说是2024款,但外观和欧洲版的2024款车型并不一样,包括电机、续航里程也没有和海外版同步升级,懂哥甚至怀疑大众在清库存,所以价格还能在老款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等就完事儿了。
很多消费者都对奇瑞风云这款轿车不陌生,只是它早在2016年就已停产,而在去年9月份,奇瑞重新拾起了这一大“IP”,让它以新能源产品序列的身份复活,其中已经发布的艾瑞泽8 PHEV被纳入了这一序列,更名为风云A8,本月正式上市。
风云A8的外观基本和燃油版的艾瑞泽8保持一致,不过A8 Pro采用了封闭式格栅,更具新能源属性,内饰部分同样延续了艾瑞泽8的设计风格,配备双12.3英寸仪表盘以及平底方向盘,车身尺寸方面依然越级,其长宽高分别为4780/1843/1469mm,轴距为2790mm,远超一般紧凑型家轿的三围数据。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动力部分,新车将搭载1.5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匹配DHT150混动变速箱,馈电油耗4.2L/100km,纯电续航超过125km,综合续航超过1400km。综合来看,风云A8的对手还真不少,比如更大还更便宜的五菱星光以及正在优惠促销的荣威D7,只能期待风云A8给出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价格了。
小米SU7在上市前致敬了一波对手,甚至包括“不造车”的华为,但就是没有单独致敬吉利,原因其实也不复杂,毕竟吉利最近的新车可以算是小米的直接竞争对手,比如全系800V+8295芯片的极氪007,以及即将上市,起售价还不到20万的银河E8。
银河E8未来将推出5款配置车型,官方表示有139项配置功能全系标配,其中45英寸8K智慧屏、高通骁龙8295芯片、悬浮音响都在此列,车身外观部分采用了类似轿跑的造型,其长宽高分别为5010/1920/1465mm,轴距为2925mm。不过要注意的是,银河E8并不像极氪007一样全系均为800V架构,只有顶配的双电机四驱版本才是基于全栈800V超高压平台打造,而且次顶配才有激光雷达,所以新车最大的亮点可能是中控大屏+银河N OS车机系统,至于它会不会和极氪007产生冲突就看定价如何了,但不管买谁吉利都是最大赢家,似乎受伤的只有小米SU7。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懂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三、洗牌愈发加速,价格战将继续,2024年中国车市10个预判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比去年增长了5.9%。
两年前,你能想到这样的结果吗?
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还不足40%,假设算上存量的话,那么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差距将会更大。
所以,新能源汽车厂商还要继续努力。
那么2024年的汽车行业会怎样?如下是我们的10个预测。
1、比亚迪继续高歌猛进,市场份额提升阻力不小
要了解比亚迪的强势,只需要记住2组数据。
第一,它2023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62.3%。
第二,它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的份额突破了35%。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比亚迪手握刀片电池、e平台3.0、超级混动DM-iDM-p、易四方平台、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装备,以及王朝、海洋两大系列车型,同时还有腾势、方程豹、仰望等子品牌,除非发生不可逆转的重大变故,否则2024年继续坐稳全球第一当无疑问。
更何况,比亚迪目前在售车型中,部分车型和平台已经老化,2024年很有可能进行更新换代,让销量再上一层楼。
但需要注意的是,竞争对手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甚至在部分技术体验上有赶超之势,它们有能力阻止比亚迪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概率会突破1000万辆,但比亚迪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会被压制在40%以下。
2、特斯拉低端车型和4680电池或将上车
根据统计,特斯拉2023年国内销量约181万辆,刚好完成180万辆的销售目标,全球范围内来看,特斯拉与比亚迪的销量差距在100万辆以上。
要想快速提振销量,特斯拉现在有3件可以做的事情:推出低端车型、4680电池大规模上车、FSD系统快速落地。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FSD系统带来的冲击,可能没有另外两件事情大。
首先,FSD系统没有明确的入华时间表,而且它在美国也存在一定的质疑;其次,FSD系统即便入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大规模普及;第三,国内智能驾驶水平并不低,主流厂商疯狂内卷,3年前FSD入华,与现在入华,效果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低端车型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用户群体,积攒人气,提升关注度,进而获取销量。
而4680电池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让特斯拉在产品开发、定价时更加从容。
但特斯拉要进行这两个操作,也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特斯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高端形象,推出低端走量车型,会不会影响特斯拉的品牌形象,这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其次,4680电池进度不及预期,主要是受制于松下,那么2024年松下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
中国的进口车市场规模比较小,因此国内市场主要是自主与合资厂商对决。
2023年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6%,比去年同期提升4.7个百分点。此消彼长,合资品牌的影响力在逐渐下滑。
合资厂商现在的困境,是两方面的。
在燃油车领域,它们的很多市场被吉利、长安、长城等中国品牌夺走。
在新能源领域,它们现在几乎没有发言权。除了大众汽车之外,还没有哪个合资品牌能成功打进主流新能源市场。
假设仅仅是输在销量上,合资厂商或许没那么慌,但现在是行业变革期,新能源厂商不断蚕食燃油车的地盘,而合资厂商暂时还没有找到应对的办法。2023年12月份,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为7.4%,正处于“燃油车份额被偷袭,新能源份额又抓不住”的境地。
2024年上半年,丰田、本田等厂商假如还是不能在新能源市场有所改变,那么下半年它们的市场份额将会加速萎缩。
从客观角度来说,将汽车行业内的降价简单地称为“价格战”是不太合适的。
燃油车逐渐被淘汰,传统汽车厂商被迫以价换量清库存,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前期规模较小,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定价也比较高。但在销量规模扩大、供应链快速完善、技术研发进入收获期之后,成本被快速压缩,终端零售价下降,这是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这些情况还会延续下去。
燃油车已经不太可能再“翻身”,降价求生存将会成为常态,不过今年很多降价的车型都是卖不动的,明年人们熟悉的很多经典燃油车,价格体系也有可能崩盘。
新能源汽车持续向好,成本会进一步下滑,不少车型在上市后就会给出比较亲民的价格。行业变革期,汽车价格难免会受到影响。
过去几年时间里,造车新势力是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一支无敌力量,它们促进了国内新能源车型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主导了行业的流行趋势。
但现在的市场形势与几年前不同,除了比亚迪、特斯拉两大巨头之外,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后来居上,转型渐入佳境;来自国家队的岚图、智己等逐渐找到感觉,华为又带来了一大堆装备精良的华为系车型,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
而主流造车新势力中,只有理想汽车月销量稳定在4万辆以上并且实现了盈利,其它新势力月销量多在2万辆以下徘徊,且常年巨额亏损。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一直延续,2024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有那么几家销量萎靡不振的新势力可能会被淘汰。
2023年中国品牌份额不断提升,看上去势头很猛,但并非所有的中国品牌都是春风得意。
譬如前几年人们很熟悉的中国品牌,例如荣威、传祺、名爵等等,销量其实也在下滑。
行业变革期,受伤的并非只有合资品牌,还有规模较小而且没有搭上新能源快车的中国品牌。
其实就算是在新能源领域,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比亚迪自不必说,吉利冲入6万辆俱乐部,埃安、长安稳定在月销4万的水平上,长城新能源月销量不足3万,而且缺乏长安深蓝、吉利银河、极氪、领克这种能打的新能源子品牌,此外奇瑞的新能源销量也始终在3万辆以下徘徊。
2024年,中国品牌也会开始淘汰赛。但中国品牌的优势在于,它们大多数都能拿出一整套新能源解决方案,这比手足无措的传统合资品牌要强不少。
2023年下半年以来,带给其它新能源品牌“小小震撼”的,不是特斯拉,而是不造车的华为。
华为的汽车业务已经独立运营,以手中掌握的鸿蒙智能座舱、DriveONE动力平台、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装备为基础,筑巢引凤,不断招揽各路合作伙伴。
打,技术上暂时打不过;加入,又不舍得自己的东西,这是很多新能源厂商面对华为时的纠结心理。2024年,华为系车型将进一步扩军,这种纠结还会延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不过这对华为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华为宣称不造车已经大半年了,与之达成深度合作的有北汽、奇瑞、瑞风、赛力斯、长安等,但赛力斯属于“躺平”,北汽、奇瑞自己新能源表现不佳,因此拿一部分车型出来合作,瑞风则属于“打野”型的,与华为合作的是中大型MPV这种小众车型,只有长安达到了华为想要的那种合作。
剩下的吉利、上汽、一汽、广汽、东风、长城、比亚迪还处在观望中。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国产主流厂商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确比较强,各家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且都砸下了巨额资金,很难舍掉自己原来的东西去跟华为合作。</p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关于清库存2024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