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竹蜻蜓的制作方法简介,以及竹蜻蜓的做法 手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竹蜻蜓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1、首先将三张长方形纸折成大小一致的长条。如下图所示:
2、下面将纸条对折,压紧即可。如下图所示:
4、接下来拿出其中两条,交叉在一起即可。如下图所示:
5、下面再将第三条从交叉的两条中穿过,如下图所示:
6、第三条穿过去后的样子。如下图所示:
7、然后将纸条拉紧,整理出形状即可,见下图所示。
8、用一条长方形的纸条卷竹蜻蜓的棍子。如下图所示:
9、将做好的竹蜻蜓放在棍子上就完成了。如下图所示:
二、竹蜻蜓怎么做作文
竹蜻蜓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玩具,它有着简单而优美的设计,可以让人在玩耍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制作步骤:
1、准备材料:一根长约15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竹竿、一根长约30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竹片、一枚小铁钉、一把小刀和一瓶胶水。
2、将竹片切割成两个长约15厘米的段,然后将其中的一端切割出一个斜切口。这个斜切口将作为竹蜻蜓的翅膀。
3、将竹片插入竹竿的一端,然后使用胶水将它们固定在一起。此时,应该注意确保竹片的中心线和竹竿的中心线重合。
4、在竹片的另一端插入小铁钉,然后使用胶水固定。小铁钉的尖端应该对着竹片的外侧,这样当竹蜻蜓旋转时,它可以利用小铁钉产生的升力在空中飞翔。
5、用小刀将竹蜻蜓的翅膀削薄,使其能够在空中飞翔。削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对称性,以确保竹蜻蜓在空中飞翔时的稳定性。
竹蜻蜓之所以能够在空中飞翔,是因为当它被旋转起来时,它的翅膀可以产生升力。这个升力与地球的重力相平衡,使得竹蜻蜓可以在空中保持飞翔的状态。
竹蜻蜓的设计非常简单,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通过制作竹蜻蜓,人们可以了解到旋转和升力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竹蜻蜓的飞行原理是基于旋转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当竹蜻蜓被旋转起来时,由于它的翅膀具有向上的倾斜角度,因此它可以在空气流过时产生升力。这种升力与地球的重力相平衡,使得竹蜻蜓可以在空中保持飞翔的状态。
竹蜻蜓的翅膀是一个斜面,当空气流过这个斜面时,它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同时,竹蜻蜓的头部有一个凸起的小重物,当它旋转时,这个重物会保持稳定的方向,从而使得竹蜻蜓的翅膀可以有效地产生升力。
竹蜻蜓的飞行原理还涉及到了角动量守恒原理。当竹蜻蜓被旋转起来时,它的旋转角速度是恒定的,因此它可以在空中保持飞翔的状态。同时,由于竹蜻蜓的翅膀具有向上的倾斜角度,因此当它旋转时,它还会受到一个向下的阻力,这个阻力与升力相平衡,使得竹蜻蜓可以在空中保持稳定的状态。
竹蜻蜓的飞行原理是基于旋转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它的设计和飞翔原理蕴含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对于推动人类航空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竹蜻蜓的做法 手工
工具/原料:雪糕棒、牙签、颜料、刷子、胶水、小刀。
1、先找到雪糕棒的中点,然后用刀尖挖一个牙签能卡住的小洞。
2、按下图所示,用小刀在雪糕棒中点的两边沿着不同方向削成45°的斜面,形成螺旋桨。
3、给牙签涂上胶水,然后插进打好的小洞里,这样更加牢固。
4、用左手拿着牙签,右手用刷子蘸取颜料给削好的雪糕棒上色,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和图案,竹蜻蜓就做好了。
四、手工制作竹蜻蜓做法
所需材料:雪糕棍、用过的牙签、乳胶、美工刀。
1、准备好材料以后,把雪糕棍截掉多余的部分。
2、在剩下的雪糕棍上找到中点,先用铅笔做一个记号。用美工刀把雪糕棍刚才截过的位置重新修圆,免得竹蜻蜓两边重量不对称。
3、在雪糕棍的两侧分别削掉一半的厚度,形成竹蜻蜓飞行必须的螺旋桨结构。
4、将用过的牙签一段整齐地截断,把平整的断面粘上乳胶,然后粘到雪糕棍螺旋桨的中心。
5、等乳胶干透以后,漂亮的小竹蜻蜓就可以玩了。
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用一根竹片削成长20厘米、直径4至5毫米的竹竿(柄)。二是“翅膀”。用一片长18至20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竹片,中间打一个直径4至5毫米的小圆孔,用于安装竹柄。然后在小孔两边对称各削一个斜面,以起到竹蜻蜓随空气漩涡上升的作用。翅膀做好后,将竹柄插入其小孔中。玩时,用双手掌夹住竹柄,快速一搓,双手一松,竹蜻蜓就飞向了天空。
竹蜻蜓是民间古老的儿童玩具,其外形呈T字形,横的一片像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子,用两手搓转这一根竹棍子,竹蜻蜓便会旋转飞上天,当升力减弱时才落到地面。在制作和玩耍竹蜻蜓的过程中,可以领略古老儿童玩具的趣味和科学技术的奥妙。
五、老式竹蜻蜓的制作方法
首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两半,剪一点点就可以。然后将小卡片上贴上双面胶,并把双面胶撕下来。继续把小卡片贴在吸管上,一边一个。竹蜻蜓就制作完成了。
1、首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两半,剪一点点就可以。
2、然后将小卡片上贴上双面胶,并把双面胶撕下来。
3、继续把小卡片贴在吸管上,一边一个。
对于儿童来讲,折纸游戏有很多好处。折纸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生活中的物品、小动物、交通工具等变成形象的折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对于老人来讲,折纸游戏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还可以预防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有些疗养院,就以折纸作为病人康复的治疗途经。
由折纸艺术引申而来的“折纸数学”,用方程式证明了:理论上任何一种几何形态都可以用折纸模拟。借助计算机软件的辅助设计,现在的折纸研究者可以折出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图形。
日本的神谷哲史,用一张2米×2米的正方形纸,折出来一条龙,龙的鳞爪清晰可见。这种高难度的折纸,据说全世界成功折出来的人大概不会超过20个。
另一方面,现代折纸已不单是一门艺术,进而发展成一门新的科学:折纸数学。它被应用于人工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汽车安全气囊的收纳方法,甚至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结构设计都有一部分得益于折纸数学的帮助。
六、竹蜻蜓的制作过程
1、首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两半,剪一点点就可以。
2、然后将小卡片上贴上双面胶,并把双面胶撕下来。
3、继续把小卡片贴在吸管上,一边一个。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流传甚广。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
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用一根竹片削成长20厘米、直径4至5毫米的竹竿(柄)。二是“翅膀”。用一片长18至20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竹片,中间打一个直径4至5毫米的小圆孔,用于安装竹柄。
然后在小孔两边对称各削一个斜面,以起到竹蜻蜓随空气漩涡上升的作用。翅膀做好后,将竹柄插入其小孔中。玩时,用双手掌夹住竹柄,快速一搓,双手一松,竹蜻蜓就飞向了天空。
竹蜻蜓的制作方法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竹蜻蜓的做法 手工、竹蜻蜓的制作方法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