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义恒见识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国家版五禽戏整套演练(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

国家版五禽戏整套演练(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

很多朋友对于国家版五禽戏整套演练和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五禽戏具体步骤
  2. 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
  3. 健身气功五禽戏包括
  4. 练习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好处
  5. 健身气功五禽戏基本手型是
  6. 任选一节,比较一下健身气功五禽戏古五禽戏的异同。

一、五禽戏具体步骤

五禽戏,必须从“仿生导引”的功法特点出发,按照“形神俱似、心静体松、刚柔相济、气贯周身、以形导气、呼吸柔和、引伸肢体、优美大方”进行规范与要求。按照健身气功•五禽戏”的习练顺序,下面对每一戏的习练要求按照动作规范、精神劲力、呼吸配合、易犯错误等方面依次展开论述。

1.手型。首先五指充分展开;然后手指第一、二关节弯曲,掌心外凸,成虎爪;随后手臂内旋,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紧拳。应把握的重点是:手型三个环节变化要先后分明,变化清晰。握拳要紧,松开要慢。

2.运行路线。两手在体前上下反复举起落下,运行路线基本上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握拳由下向上至肩前时,松开变掌,举至头顶,掌指充分展开上撑;再握拳下落至肩前时,松开变掌,按至腹前,掌指充分展开下按。应把握的重点是:注意两手上下沿垂直线运行,在上(头顶)、中(肩前)、下(腹前)三个位置进行拳掌的手形转换。

3.头颈、胸腹动作。眼睛跟随双手上下注视,牵动头部向上抬起和向前低落;双手上举至头顶时,胸腹充分展开向上,下按至腹前时,含胸松腹。应把握的重点是:动作在躯干直立的前提下完成,注意胸腹前后肌肉的收紧与放松。

两手运行路线劲力意念转换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由下向上至肩前,如双手提起铁桶,用内劲缓缓向上;至头顶上方,如托举千斤之鼎,用内劲缓缓上托;由头顶落至肩前,如紧握双环下拉,有引体向上之势;由肩前下落至腹前,如按水中浮球,用内劲缓缓向下。

各人根据自身呼吸的长短程度和完成动作速度的快慢,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可以自选,采用一口气或二口气的两种呼吸方法。一口气呼吸法适用呼吸深长、动作速度相对较快者,双手上举过程配合吸气,下落过程配合呼气;二口气呼吸法适用呼吸频率较快、动作速度相对较慢者,双手由下向上至肩前配合吸气,举至头顶上方配合呼气,双手下落至肩前时配合吸气,下按至腹前配合呼气。

1.手直接由掌变拳,虎爪状形态不明显。2.两掌上举时,身体后仰,成反弓状。3.十指撑开、弯屈成“虎爪”、外旋握拳,三个环节没有贯注劲力。4.眼睛没有跟随手动。

1.手型。当双手上提或在体前划弧时,一般都是手握空拳,这时五指弯曲,大拇指指腹压在食指上;而当手臂充分向前伸出或下扑到尽点时,展开空拳,手指第一、二关节弯曲,掌心外凸,成虎爪。

应把握的重点是:虎扑的手形主要有握空拳和虎爪,注意手型及其转换。

2.上肢运行路线。第一次立圆,双手上提至胸前,向前上方伸出,手臂伸直,要与地面平行,此时双手尽量前伸,稍停片刻,然后下按于两膝外侧,掌心朝下;第二次立圆,双手运行要求连贯圆活,最后下扑置于前腿的膝部两侧,虎爪刚劲有力,力达指尖。应把握的重点是:双手运行是由腰部带动进行的,通过手臂屈伸,双手在体前划两次立圆。注意手臂运行的路线、方位。

3.下肢步型变换。双手向前上方伸出时,两膝伸直,牵拉大腿后群肌肉;双手下按,两腿屈膝成马步;双手上提,带动两膝伸直;身体重心移向一腿时,屈膝,另一腿再前伸,后跟轻轻着地,成虚步。

应把握的重点是:虎扑的步型主要有马步和虚步。要注意身体重心的移动变化,只有身体重心完全移向一腿时,另一腿方可提起前伸,两腿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增加动作的稳定性。

4.身体躯干轴心作用。两臂向前水平伸出,上体前俯,与地面平行,手、肩、臀要在一直线上,抬头,眼视前方,双手尽量前伸,臀部后引,塌腰,使整个身体充分伸展,形成“长引腰”的动作;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再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动作连贯流畅,使脊柱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同时双手下按上提与之配合协调。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躯干的伸展、折叠、收放,以此为轴,带动上下肢的运行,是完成动作质量高低的关键。

双手体前划弧,为脊柱所牵动。第一次划立圆时,双手前伸,臀部后引,意念注于腰部;随后双手下按、上提、再前伸,实际上是由脊柱折叠和展开的变化所带动的,此时双手下按,意念拱背、收腹,牵拉督脉,双手上提,伸背挺腹,伸展任脉,有利于气血沿任督两脉运行;双手下按,意想猛虎抓扑猎物,力大无穷,气势恢宏。

呼吸和动作配合,可以遵循提吸落呼的方式进行,整个动作共为两次呼吸。每划一次立圆,就配合一次呼吸。当双手沿体前上提时,配合吸气,前伸引腰时,配合呼气,双手收回再沿体前上提时,配合吸气,虚步下扑时,配合快速深呼气,气由丹田发出,以气催力,力达指尖,表现出虎的威猛。

1.“虎爪”和握拳两种手型的变化过程掌握不当。2.身体由折弯到展开不够充分,两手配合不够协调。3.向前迈步成虚步时,重心不稳,左右摇晃。4.上体前俯,两手没有尽力向前伸,臀部没有尽力向后引,不能充分伸展脊柱。5.屈膝下蹲、收腹含胸与伸膝、送髋、挺腹、后仰的动作过程不连贯,使脊柱没有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6.虚步下扑时没有表现出虎的威猛。

1.手型变化。鹿角是鹿戏的一个基本手型。做鹿角时,要求五指伸直展开,然后将中指和无名指弯曲扣紧,拇指用力外张,食指和小指伸直。应把握的重点是:手型交替变换,先握空拳,再变鹿角,握空拳时要松,变鹿角时要紧,变换过程不能突然加速,要逐渐握拢和展开。

2.上肢运行路线。两手空握拳,两臂向身体右侧立圆摆起,摆至与肩同高,此时右臂伸直,拳心向下,左臂屈肘,拳心向里,置于右肩前;随着出步转体下视,空拳逐渐松开变鹿角,两臂随之划平圆,向左后方摆出,左臂屈肘后摆,肘抵左腰侧,左腕背伸向后,右臂微屈向右后方摆出,横于头前,右腕背伸,手指朝后。两小臂在身体右侧保持上下平行。再两臂在体前直臂向上、向右划弧回摆,与肩同高时,鹿角变握空拳,继续划弧下落还原,换做右式。应把握的重点是:双手运行是划弧线的,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摆起与肩高时,划立圆;转腰下视时,划平圆;还原时,划立圆返回。

3.下肢步型变换。首先两膝微屈,重心移至右腿,此时左腿提起,向左前方划弧迈出,落在原左脚位置的前方,随着身体重心的前移,左腿脚尖外撇踏实,膝弯屈前顶,右膝伸直,脚跟蹬地;再左脚按原路线轻轻收回还原,换做右式。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重心移动变化时,脚的迈步和收回要轻灵,只有当身体重心完全移向一腿时,另一腿方可提起前迈,以提高动作稳定性,并有效地锻炼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4.以腰为轴带动。两手右摆时,身体顺势右转,左脚划弧迈步,脚跟着地,再向左后转体,两臂随之,转至极点,向左侧屈,左腰侧压紧,右腰侧充分伸展,并眼视后腿脚跟,以加大拧腰旋转侧屈的幅度。应把握的重点是:腰部的转动、屈伸带动上下肢的运行是否顺畅协调,是动作完成质量好坏的关键。

两臂摆动,意在两手,两眼随之;拧腰转体侧屈,腰部一侧压紧,意在挤压按摩脏腑,另一侧伸展,意在拔长肩背。意想两鹿犄角相抵,斗智较力,互不相让。

呼吸和动作配合,可以按照蓄吸发呼、提吸落呼的方式进行,一次鹿抵可以配合两次呼吸。双手侧摆至肩高时,配合吸气,拧腰转体侧屈时,配合呼气,这叫蓄吸发呼;双手上摆划弧时,配合吸气,下落还原时,配合呼气,这叫提吸落呼。角抵后伸时,气由丹田而发,以气催力,力达指尖。

1.腰部侧屈拧转,侧屈的一侧腰部没有压紧,另一侧腰部没有得到充分牵拉。2.后脚脚跟没有蹬实,无法固定下肢位置。3.腰部侧屈拧转时,身体过于前倾。4.身体侧屈幅度不够,眼看不到后腿脚跟。

1.上肢运行路线。两手握空拳上提,向前划半个立圆,两臂平举,扣腕(即握空拳快速向下屈腕),然后两臂内旋前伸,拳变鹿角,再鹿角变握空拳,两臂下落,还原,完成向下的半个立圆。应把握的重点是:两臂向前划立圆时,在腰腹的带动下,要松柔连贯;两臂内旋前伸时,要尽力转肩内夹;最后松肩下落于体侧。动作要做到刚柔相济,才能显现韵味。

2.下肢步型变换。提腿时,大腿略高于水平后再伸膝前迈,落步要小,不宜太大,后跟着地要轻,两脚之间与肩同宽,重心前移,前腿屈膝,后腿蹬直,成弓步,重心落在两腿之间;再重心后移,前腿伸直,脚掌不离地,后腿弯曲支持体重;然后重心前移,还原成弓步;待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前腿才收回至体侧。鹿奔左右式转换时,脚下还有一个换跳步动作,以模拟鹿奔跑时,步伐之间的变换。收回脚脚尖先轻轻点地下落,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同时另一只脚脚跟提起,再过渡到脚尖离地。应把握的重点是:下肢步型变换的关键是要掌握身体重心的稳定移动,落步要轻,收回要稳,有利于下面动作的衔接。两脚下落、提起的速度要均匀柔和,换跳步要富有弹性。

3.躯干两张“弓”。两臂向前伸出,成弓步时,身体正直放松,眼平视前方;重心后坐时,上体要收腹含胸,两臂内旋,使背部形成一张水平“横弓”;同时,低头前伸,眼视前下方,胸内含、背后拱,腹收缩,臀内敛前送,使脊柱形成一张垂直“竖弓”;然后还原成弓步,身体正直放松,眼平视前方。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躯干能否充分伸展、折叠、收放,是完成动作好坏的关键。从背后看,“横弓”要求两肩胛骨充分向前内合,形成圆背;从侧面看,“竖弓”要求脊柱充分向前弯曲,腹部内收,背部最向外突出的部位是命门穴处。

两手向前划弧,提腿前迈成弓步,这时意念在于下扣的手腕,意想鹿在奔跑时,鹿蹄上下翻飞;随后两臂内旋回收,拱背、收腹,牵拉督脉,象鹿奔跑之前蓄势待发,此时,应意守胸部膻中穴和背部命门穴,膻中穴内收,命门穴后凸;在动作衔接处,意念脚步的换跳,一脚下落,一脚提起,意想鹿的轻盈与敏捷。

呼吸和动作配合,可以遵循提吸落呼的方式进行,一次鹿奔可配合两次或三次呼吸,因人而异。两次呼吸的方法是:两手上提,举腿前迈时,配合吸气;两手向前划弧平举,脚落地成弓步时,配合呼气;重心后坐,手臂内旋,含胸收腹时,配合吸气;重心前移,两手下落还原时,配合呼气。三次呼吸则是在上述第二次吸气后,增加一次呼吸,然后两手下落还原时,再配合呼气。

1.提腿前跨没有弧度,落步不轻灵,体现不出鹿的安舒神态。2.身体后坐时,两臂前伸和胸部内含的幅度不够,背部没有形成“横弓”状;同时头、背、腹、臀没有形成“竖弓”状,使腰背部得不到充分伸展和拔长。3.落步后两脚成一直线,重心不稳,上体紧张歪扭。

4.上步、退步和换步不够轻灵、柔和、敏捷。

1.上肢运行路线。熊戏动作的手型是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整个熊戏,手型基本上没有变化。起始,两臂自然下垂,髋关节固定,全身放松,身体重量压于腹部。然后两手成熊掌,虎口相对,放在脐下丹田之上,虚附于体表,随着腰腹部的运动,被动地围绕肚脐做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的划圆运动。应把握的重点是:熊运时两手动作成圆形,即从下腹部开始运动,围绕肚脐运行一周,又回到下腹部。运动时肩肘要放松,注意上肢的被动牵动,两掌不要贴腹太紧,也不要在腹前主动地划圆形。

相对固定腰、胯位置,身体摇晃时,意念在做立圆摇转,向上摇晃时,提胸收腹,充分伸展腰、腹,向下摇晃时,含胸收腹,挤压脾、胃、肝等中焦区域的内脏器官。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的转动、屈伸带动上下肢的运行是否顺畅协调,是动作完成质量好坏的关键。力发于腰,全身各部位的运动皆主宰于腰,所以头部和上下肢都要在腰部的带动下被动运动。

3.下肢动作基本上没有变化,两膝微屈,重心位于两腿之间,自然放松,不僵不滞。

全身放松,犹如熊垂手而立,沉稳安详;腰胯固定,转腰运腹,意在挤压按摩脏腑:向下挤压时,沉胸实腹,拔长背部,打开督脉;向上提拉时,提胸收腹,身体拉长,打开任脉;向侧挤压时,侧屈压实,按摩一侧脏腑。意想熊饱食之后,独自嬉戏,转腰摩腹,憨厚喜人。

呼吸和动作配合,可以按照蓄吸发呼、提吸落呼的方式进行,一个完整的熊运动作配合一次呼吸。身体从下向上(左或右)上升提拉时,舒展胸廓,吸入清气;身体从上向下(左或右)下降挤压时,含胸实腹,呼出浊气;呼吸要和身体的运动协调一致,自然绵长,均匀纯净。

1.两掌划圆成为主动运动,引领腰腹摇晃。2.两掌贴腹太紧形成摩腹动作,没有随腰腹部的转动,协调地进行划圆摆动。3.腰胯为轴进行转动或身体摇晃幅度过大。

1.上肢运行路线。以左式动作为例,提髋时,两手自然下垂,然后左腿屈膝前落,左侧手臂随着身体的前进自然向前摆动,手臂位于身体的前方;而后重心后坐,右侧肩部下沉,手臂旋外,徐徐前移,同时左肩带动整个手臂回收;最后左肩下沉前摆,手心朝外,右肩回收,右手自然稍上抬回收下落。应把握的重点是:手型还是熊掌,但是上肢动作比较复杂,既有随着脚步的移动而被动前摆的动作,又有主动引领身体前靠、后坐的动作。两个肩部和两条手臂要相向运动,上下相错,以肩带臂,顺滑协调。

2.下肢运行路线。熊晃动作需要向前左右进步,以左式动作为例。提拉左髋,然后左腿屈膝,放松自然下落,脚底发出钝响,全身重量压于左脚,左腿并顺势前弓,后腿撑直,身体重心位于左腿;然后重心后移,后腿弯曲,前腿蹬直;再后重心前移,右腿蹬直,左腿弯曲,屈膝前顶。应把握的重点是:下肢步型变换的关键是要掌握身体重心的稳定移动,上步时两脚要左右相距与肩同宽,腿的弯曲和蹬直要缓慢、有力。

3.腰部运行路线。提拉髋关节时,一侧腰部要收紧,屈膝下落时,同侧腰部要放松,一紧一松,锻炼腰部深层肌肉。应把握的重点是:在做前靠和后坐的动作时,随着肩部的前后移动,同侧腰部要压实,起到按摩内部脏腑的功用。

熊拙而不笨,神韵沉着,林中漫行,进退有方。提髋上步,意在锻炼腰胯肌肉;落地有声,放松肢体,且具熊之拙朴威猛气势。前靠后坐,意在挤压按摩腰腹部内侧脏腑,沉肩前靠,犹如熊横肩前移,屈膝后坐,正如熊闪身后退。

熊晃动作可以配合两次呼吸,同样遵循蓄吸发呼、提吸落呼的方式。提髋时,身体舒展打开,配合吸气;落步时,身体前屈发力,配合呼气。后坐时,含胸吸气,蓄力待发;前靠时,力向前顶,舒胸呼气。

1.没有提髋动作,直接屈膝提脚,向前迈步。2.落步时,脚用力前踏,髋关节处没有震动感。3.没有用腰侧肌群收缩来牵动大腿上提,没有按提髋、起腿、屈膝的先后顺序提腿。4.两脚前移,横向间距过宽或过窄。

二、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

1、(1)全身放松练功时,首先要全身放松,情绪要轻松乐观。乐观轻松的情绪可使气血通畅,精神振奋;全身放松可使动作不致过分僵硬、紧张。

2、(2)呼吸均匀呼吸要平静自然,用腹式呼吸,均匀和能动。吸气时,口要合闭,舌尖轻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嘴。呼吸要自然、均匀、平稳。用鼻作腹式呼吸,悠悠吸气,轻轻呼气。

3、(3)专注意守,要排除杂念,精神专注。根据各戏意守要求,将意念集中于意守部位,以保证意气相随。

4、(4)动作自然。五禽戏动作各有不同,如熊之沉缓、猿之轻灵、虎之刚健、鹿之温驯、鹤之舒展等等。练功时,应据其动作特点而进行,动作宜自然舒展,不要拘谨。

5、(5)刚柔结合。要求松中有紧,柔中有刚,切不可用僵力。只有做到松,使出的劲才会柔中有刚,刚中带柔,不致僵硬,这也与我国其它健身法的基本要求一致。

三、健身气功五禽戏包括

五禽戏,由三国时著名医家华佗所创,是一套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而成的养生健身功。

直立,低头,两手据拳伸向前下方,如猛虎发威势。弯腰,然后两手如提重物,身躯随两手缓缓提起,直至身躯直起,再吞气一口入腹,意念引气上行、再下降,可以感到腹内如雷鸣声响。如此连续做15次。

直立,两手握拳,如熊侧身而起,张手摆脚,左右上下垂摇摆;两脚前后立定,然后一脚在后立定,一脚在前抬起悬空,与双手协调摇摆。如此左右各做15次。

直立,低头,两手握拳,模仿鹿回头看尾的动作。然后正身立定,沉肩,两脚尖着地;两脚跟抬起,随即落地,连动脊柱全身。如此连续做15次。

直立,右手如猿抱树,左手如猿向上摘果,头面亦随之向上仰视。左脚脚跟着地,右脚提起悬空,曲膝。然后左右转换,并注意要凝神定息,叩齿咽津。如此左右各做15次。

直立,仿鸟立地展翅欲飞之状,意念引尾闾之气上行头顶,仰面,两手在前额上方相握作拱状。然后弯腰,两手松开,分别向左右展开,象鸟展翅欲飞。再将腰伸直,仍如前式,如此反复做15次。

四、练习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好处

在这个社会上,健身越来越流行,武术健身操与健身气功也越来越多人连,健身气功出名的就有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那这两部健身气功有什么好处呢?

一、练习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好处:

虎戏主肝,能疏肝理气,舒筋活络。练习虎戏时。配以“嗨”发音,“气自丹田发”,能开张肺气、强肾固腰,并能使周身肌肉、筋腱、骨骼强壮。在虎戏的各种步法变换中,可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对防止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腰背痛、骨关节酸痛、颈椎综合征等病有一定的疗效。

鹿戏主肾,益气补肾,壮腰健肾。鹿戏善运尾闾穴,有助于运行任、督二脉的经气,有强筋骨、固腰肾的作用,对腰背痛、腰肌劳损、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有疗效。鹿抵、鹿奔使身体各关节活利,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和牵拉,使肌肉力量增强。

熊戏主脾,调理脾胃,充实四肢肌肉。练习熊戏有改善脾胃运化功能、营养脏腑和增强肌力的作用。熊戏中用腰带动身体的晃动,使全身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活跃全身生理机能,有滑利脊柱和髋关节、增强腰腹肌力量、调理脾胃的功效。熊戏中,下肢动作在各种步法变换之时,可以对髋、膝、踝三个主要关节起到活利的作用,有利于疏通经络,改善腿部血液循环,强壮筋骨。

猿戏主心,能养心补脑,开窍益智。久练猿戏可以醒神、增强肢体的灵活性,进而达到体健身轻和延缓衰老的作用。猿戏中的平衡动作能增强人的平衡能力。

鸟戏主肺,能补肺宽胸,调畅气机。鸟戏要求伸展,伸展运动可以加强呼吸的深度,使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也可以使胃肠、心脏等内脏器官功能加强,从而改善人体全身的生理机能。鸟戏中的步法变换较多,能起到活利关节、增强肌力的作用。

但是,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五脏相辅相成,所以五禽戏中任何一戏的演练,既能主治对应脏腑的疾患,又能兼治其他各脏的疾病,所以能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二、练习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好处:

健身气功易筋是广大健身气功爱好者喜欢练习的方法之一,里面有很多方式方法对练习气功效果是非常好的,并且动作简单、干脆,非常适合自己学习和练习。

练习健身易筋经对我们的身体来讲好处是非常多的,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强身健体,还能改善体质,明显消除亚健康的状态、减肥等。长期坚持的话还能提升身体免疫力,使身体更强壮。

对于男性朋友来说练习健身气功易筋经除了上面的好处以外还能有效提升性功能,通过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能提升内功,所达到的好处是吃药或者补品不能达到的。

练习健身气功易筋经等武术健身操对我们的好处确实是非常多的,特别是老弱多病的人可以多练习,经常练习的话不仅能有效改善体质,还能是身体越来越好,不再生病。

五、健身气功五禽戏基本手型是

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基本手型是:虎爪、鹿角、熊掌、猿钩、鸟翅、握固。

1、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第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2、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3、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5、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6、握固: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保健养生气功中的一个重要功法,其编自于华佗,五禽戏主要是根据古代吐纳之术、导引气,根绝飞鸟走兽的活动特点,结合到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上编制的一套极具名族风格的健身功法。五禽分别为:鸟、熊、虎、鹿、猿。

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在传统五禽戏之上整理出的系列动作,更便于也更符和现代广大群众习练,其动作简单敏捷、平衡对称,属于有氧运动,功友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身体素质来调节每个动作的幅度和力度,安全可效。

习练此功法也要注意动作的速度、动作的幅度、呼吸的频率和习练的时间,最终以达到身心平衡、精神爽朗、心情舒畅的目的,习练完后肌肉略有酸痛属正常现象,就像刚开始跑步一样,跑完了腿脚酸痛,不必在意。

六、任选一节,比较一下健身气功五禽戏古五禽戏的异同。

1、以我看,古五禽戏是单传,修习古五禽戏是有条件的。现在流传出来的健身练气五禽戏是适合大众修习的,此是异。古代秘传五禽戏和现代大众五禽戏都是用来强身健体练气养气,此是同。我估计秘传五禽戏繁而需有师传,估计还有什么药方用来药练。不是普通平民能承受的,就算承受的起,又不是古代,对于普通人也没什么大用。而普传的大众型五禽戏简而易学,比一般人强点,比下有余,不上不足。至于药练我是根据古代穷文富武的观念来的。我也忘记在那看见过还是听过这么一句,三分练,七分药。

2、我推荐智能气功,采气练体,上乘导引妙法。智能动功,捧气贯顶法采气妙法,形神庄健体妙法。采气以气练体,由外而内。实乃武术丹法筑基功。不入武炼丹,亦可为养生妙法,可为命功,如果能行菩萨道联参佛经,可称性命双修,必一生受用。

OK,关于国家版五禽戏整套演练和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赞(5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自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理解!
文章名称:国家版五禽戏整套演练(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
文章链接:/jianshi/553.html

凯义恒见识

国家版五禽戏整套演练(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