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临清舍利宝塔,以及临清的著名景点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求聊城舍利宝塔的相关资料,要详细的!回答好的我给分。
舍利宝塔位于临清市城北2.5公里许运河东岸,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清乾隆五十年张度纂《临清州志》载: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宝塔’,九年乃成。
舍利宝塔为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九级八面,高61米。塔座乃条石叠砌,高5.3米,周长39.2米。南面辟门,门楣石额镌刻楷体“舍利宝塔”4字,右刻竖写小字“赐进士按察使郡人王成德书”,左刻竖写小字“大明万历癸丑岁仲秋吉日立。”塔身9层,每层密檐宽度1.55米。檐下有砖刻“阿弥陀佛”,且有陶质花纹斗拱,砖角空柱下皆雕莲花承托。各角均为雕花木椽挑出,上系铜钟。塔内有通天柱为中轴,壁有转角形梯道,可环回登临顶层。六层以上各有造像,五层内壁有《修观世音菩萨宝塔疏》石刻,六层内壁刻“秀聚中天”4字,东西两窗楣额刻“东兴岱岳”、“西行太行”。塔通体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二层之上,每层8面设门,4明4暗,对称美观。塔刹呈盔形,为省内罕见。整个建筑巍峨壮观,风格浑厚大方,为临清昔日繁荣的见证。
1992年,舍利宝塔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舍利塔位于临清市城北卫运河东岸,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380余年,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据《临清州志》记载:“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级,九年成。登者不至绝顶可见泰山高耸玲珑……”。该塔应“灵收八表”的意象,各层均为正八角形,每层八面辟门,四明四暗。塔原通高61米,塔刹毁于清代康熙年间地震,现高为53.44米。塔内中心原竖有60米金丝楠木塔心柱,俗称通天柱,毁于本世纪20年代雷火。现已复原八、九两层,供人瞻仰,塔顶为将军盔形,陡峻缓舒,雄浑壮观,为省内仅见。塔内设有旋转青石阶梯,可直登顶层眺望八面风光。宝塔各层内壁镶有若干刻石,铭有建塔经过、捐资人姓名等,第三层内壁嵌有《修建观世音菩萨塔疏》石刻,第六层镌有“秀聚中天”、“东延岱岳”和“西引太行”等题句,并嵌有《舍利塔第六层纪造》刻石,记载了当时安徽籍布商汪道济捐资建造第六层宝塔的事迹。舍利塔为山东省重点文物单位,与北京通州燃灯塔、江苏镇江文峰塔、浙江杭州六和塔并称“运河四塔”。《中国名胜大辞典》曾以“临清砖塔”列条载录,中央电视台话说运河摄制组曾进行了专门拍摄介绍。1991年,临清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宝塔进行维修。同年,宝塔维修工程由国家文物局立项,由山东省文物局承修,历时六载,终使舍利塔复现了昔日风彩。
因舍利宝塔位于城北运河岸边,附近农田较多,所以适宜旅游的季节为春秋两季,春天,大地会春,万物复苏,绿意盎然,河水上涨,水映宝塔,更显宝塔之庄严灵秀;秋天,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农田丰收,金色的秋天映衬的宝塔美不胜收。
在临清汽车站搭乘小巴士,3块钱到宝塔
游舍利宝塔的时候,住宿不用住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在市区内住就可以了,市区内有很多家庭小旅馆的,而且收费只有10元\每人,既干净又舒服!
因舍利宝塔位于城北2.5公里处,附近无著名小吃,可乘坐出租车到解放路中段去吃农家地锅水饺,地道的农家风味,物美价廉。或者在往南一个路口,往西到先锋大桥下去吃清真风味的饼卷肉,肥而不腻,太香了,而且价格也不贵,很值!
二、探究临清舍利宝塔的意义
临清舍利塔“塔岸闻钟”是临清人文景观舍利塔之誉。舍利塔位于城北卫运河东岸,为仿木结构楼阁的砖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平面呈八角形,连长4.9米,外接圆半径6.4米,9层,通高53.44米,底门向南,基座条石砌筑,每层 8面辟门窗,4明4暗。外檐砖木结构,陶质斗拱莲花承托。塔内设有通天塔心柱,对称转角形楼梯,可迂回攀缘,登临塔顶。塔刹呈盔形,远眺雄浑高峻,巍峨壮观。各角挑檐系有铜钟,风摇钟鸣,声震四野。
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约文l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刑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北)方,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这便是临清塔的由来。
临清塔应“灵收八表”的意象。塔各层平面皆为正八边形,第一层至第五层和第七、八层塔心室为正方形。六层和九层则为八角形,五层塔心室皆辟有门洞券,通向塔外。塔的平面构成是结合竖向设计而统筹布置的。就全塔而言,登临凭眺,则八面风光皆可撷取;而就各层言,则层层相错,收入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统一中的变化,丰富了“灵收八表”的戏剧性空间变幻效果。至于塔心室的内部空间,也无不层层变化,而且由于扒道的狭长幽暗,更在先抑后张中,显现出光明和小中见大。第六层塔心室的建筑物构造更是颇具匠心,也最精到。捷足先登的人们惊喜地发现“三百里外忽见遥山’。”朝宾岱宗暮太行”,实在是地处平原的临清旷古未见的奇景。第六层塔心室东、西两面券窗上方分别嵌石题刻“西引太行”、“东延岱岳”,正北佛龛券洞上方则题刻作“秀聚中天”。此最能体现“灵收八表”之意。至第七层,塔心室又转变为塔壁四合,上部由穹窿顶改为斗拱出跳承托的平顶,东、西、南、北列布砖雕字样分别为“阿众佛”、“弥陀佛”、“宝生佛”、“成就佛”,以应七级浮屠、四面生佛之意。以其卓尔不群的空间处理,显示出佛的境界尊严,达到空间序列的最高潮。至第八层,似又恢复到第一至第五层大同小异的形式,人们会由此而被唤起几分回忆,形成了高潮过后的片刻宁静。至八角形的第九层塔心室,空间形式又在似与不似的印象中,同第六层的处理联系起来;那逐渐聚拢的穹顶,隐没了自地宫拔出而贯通全塔的塔心柱,标志着全塔的内部空间序列至此圆满结束;而联想着塔心柱穿出塔顶冠表为塔刹的外部空间形象,又不禁令人感到,这灵收八表的佛的空间,仍似意犹未尽,在无尽的延续,直至中天。
登高望远,运河如带,翠堤蜿蜒,令人心旷神怡。塔檐上有铜铸的小钟铃,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塔岸闻钟为古代临清八景之一。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的摧残,原来的舍利塔已经濒临毁坏。由于塔身过高等多方面原因,修复、测绘工作存在很大难度。1995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帮助他们对整座塔进行了测绘,提出有关修复的许多建议,从而使修复工程顺利完成。近几年,临清文物管理部门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们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请教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帮助他们攻克保护舍利塔的难题。他们说,天津人对保护临清舍利塔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临清塔有很多传说,不一一举例,可详看
三、临清塔作为运河四大名塔之一,其下地宫有什么秘密
1、舍利宝塔是山东省临清市的标志性建筑。同时舍利宝塔与燃灯塔、六和塔、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另外看到舍利宝塔这个名字,你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没错我和你想的一样,那就是舍利宝塔真存放着舍利子吗?可惜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临清舍利宝塔藏舍利子的地宫是找到了,但是舍利子却已失踪。
2、临清舍利宝塔位于临清城北,卫河东岸,是山东省仅存的一座明朝佛塔。其中《临清州志》记载:“州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级,九年成”。以上记载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座舍利宝塔的倡修人是柳佐。对于柳佐在《临清州志》中这样记载“柳佐,万历丙戌科进士”,“柳佐历任县令、御史、工部侍郎、工部尚书”。
3、柳佐作为从临清出去的明万历进士,在万历三十九年回家家乡准备建造这座舍利宝塔。同时在舍利宝塔建造的过程中也是得到来自商人、官员、百姓的资助。
4、作为佛塔的主要组成部分舍利子历来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临清舍利宝塔的地宫是在1992年进行修缮时发现的。
5、临清舍利宝塔在那次修缮中维修设计单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研究所委托天津大学实施,而舍利宝塔的地宫就是由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临清文史专家马鲁以及国家文物局古建筑研究所工程师张之平共同发现的。
6、可惜地宫是找到了,在地宫也是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但是最重要的舍利子确没有出现。这样舍利宝塔舍利子的去向也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7、各位读者,对于临清舍利宝塔舍利子的真正去向,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关于本次临清舍利宝塔和临清的著名景点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